小朋友洗手趣!六招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!
人們的洗手次數因新冠肺炎的疫情而增加,平時為了預防傳染病就要時時提醒自己確實洗手,但應該很多人也擔心孩子們究竟有無確實洗手吧?
事實上,不少孩子洗手時只用清水沖過,或是塗抹一下泡泡就當作有洗過了...
何時學會洗手?孩童洗手習慣情形
「獨自洗手的習慣」是何時培養出來的呢?我們針對300位有小學3年級以下孩童的母親進行問卷調查*
*日本獅王調查,20~49歲女性,有小學3年級以下孩童的已婚女性,300名,2020年
首先,按年齡調查孩童是否能「獨力完成洗手」,結果發現約有9成未滿3歲的小孩在洗手時是有家人協助陪伴。相對的,約有3成以上3歲以上的學齡前兒童,以及7成以上的小學1~3年級生回答「總是一個人自己洗手」。隨著年齡增長,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一人獨力完成洗手。
此外,小孩年紀越大,可以發現不需要家人說什麼就會自動自發去洗手的小孩,以及即使家人催促也不會心不甘情不願洗手的小孩,其比例也會跟著提高,這代表了小孩年紀越大,越有培養出洗手習慣的跡象。
看到小孩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有了洗手的習慣,對父母來說雖然是好事一樁,但一想到衛生方面,就不免擔心起小孩究竟有無將手洗乾淨。
根據問卷調查,針對孩子獨自洗手這件事,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小孩家長大約都只有約60%的人回答「應該洗得很乾淨」、「雖然有點懷疑,但應該洗得還算乾淨」。其中約有4成的家長回答「我覺得應該沒有徹底洗乾淨」。看來無論小孩到了幾歲,父母都不會有停止擔心的一天。
就是擔心這點!孩子們常見的洗手
我們蒐集了媽媽們的心聲,看看她們對於孩子洗手,會對什麼感到不安?
最多人回答的是「對於洗手方式感到不安」,比方像是洗手時間過短,或是容易殘留髒汙的部位的洗法等等。
「小孩年紀還小,洗手時間過短,我很擔心他到底有沒有洗乾淨」(未滿3歲)
「小孩會亂吵亂動,很難幫他把手洗乾淨!」(未滿3歲)
「小孩自己洗手的話會洗得不夠徹底,總覺得即使有用肥皂洗,細菌還是無法完全去除」(3歲以上學齡前)
「指甲縫特別難洗,比較擔心這點」(3歲以上學齡前)
「有時小孩洗完,手腕上還是有泡沫殘留。也就是說他根本沒完全沖乾淨!」(小學1~3年級學童)
「與其說是洗手,不如說是只是把泡沫擠上手,然後用水把雙手弄濕而已」(小學1~3年級學童)
也有許多擁有3歲以上小孩的母親表示「自己看不到的時候會擔心」。看來當小孩年紀可以上托兒所、幼稚園、小學等學校時,家長們就會有新的不安產生。
「小孩不在身邊時,會覺得他手都沒洗乾淨,因而擔心」(3歲以上學齡前)
「我家小孩洗手時常常匆匆帶過。我很擔心他在學校的時候到底有沒有確實洗手」(小學1~3年級學童)
「小孩在家時至少還能監督他有沒有好好洗手,但小孩去了學校,就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確實把手洗乾淨了」(小學1~3年級學童)
讓小孩開心培養洗手習慣的幾個巧思
要讓小朋友學會洗手需要花上一些時間,但無論如何,為了讓小孩在洗手方面能獨當一面,做家人的還是必須要給予協助才對。在此介紹幾個能讓小孩開開心心培養洗手習慣的好方法。
1.打造方便洗手的環境
小朋友還小,有時會因為手碰不到水龍頭,水因而從袖口流入,造成身體溼答答的。此外也有可能因為洗手慕斯放置得比較遠,小孩按不到瓶身壓頭,因而討厭洗手。
首先可以在洗手台放置墊腳凳等,讓洗手區配合小孩的視線高度,如此一來小孩就能在洗手時看得到自己的雙手,洗手對他們來說也更為方便。
2.和家人一同洗手
如果和家人一起洗手是一件很快樂的事,想必可以提升孩子們洗手的意願。
在問卷調查中,可以看到「我會和小孩一邊唱兒歌『大象』一邊洗手」(3歲以上學齡前)、「在洗手過程中會唱兩遍生日快樂歌」(小學1~3年級學童)這些心聲。
邊唱歌邊洗手的好處不只是心情會很愉悅,還能確保洗手時間充足。平日繁忙很難抽空的人,不妨可以在假日時間比較有餘裕時和小孩一起邊唱歌邊洗手。
趣淨的品牌理念是「心繫重要的人而洗手,就能帶給其他人笑容」,所以我們推出了一首原創曲,好能傳唱到下一代。請各位務必看過這支影片後勤洗手。
3.多多讚美
孩子若能把手洗乾淨,那多讚美他也是個好方法。
「除了不用我說他就已經把手洗好時,就連他乖乖聽我的話去洗手時我也會讚美」(3歲以上學齡前)、「小孩來跟我說『手洗好了』時,我會緊緊地抱住他並且稱讚他」(3歲以上學齡前),就像這樣,看來實踐這點的人還不少。
小朋友即使是到了上小學的年紀,被父母稱讚還是會很開心。不要覺得「洗手這種小事居然也要稱讚」,要是能稱讚個一句「你好棒!」、「好厲害喔!」、「真不愧是我們家的小孩!」,想必孩子今後對於洗手會更積極。
4.告訴孩子洗手能預防疾病、病毒、細菌的重要性
要是孩子能明白洗手能有效預防疾病,想必他們也會想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洗手,督促自我。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孩子,比如說「洗手可以趕跑細菌」、「細菌會害我們生病,所以要好好洗手」、「為了保護家人、朋友這些重要的人,要把手洗乾淨唷~」等說法,如此一來小孩也比較能理解。此外也可以使用繪本或小孩專用的教材來教導孩子,這也不失為是一個好方法。
5.準備會讓孩子愛上洗手的道具
也可以將洗手道具換成小孩會喜歡的款式,或是讓他們在洗手中可以感到成就感,不妨可以活用看看一些道具,有效讓小孩開心培養習慣。
製作專屬於自己的洗手慕斯瓶
孩子或家人的畫作或是將喜歡的貼紙貼上洗手慕斯瓶身,可以提高洗手的動力,讓孩子萌生「想用自己的洗手乳洗手!」的念頭。
洗手慕斯可以使用孩子喜歡的香味
偶爾不妨可以使用和平時不同香味的洗手乳。比如說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果香等等,如此一來孩子應該也會願意去洗手才對。
「我家孩子喜歡肥皂泡泡以及肥皂香味,所以他都不會排斥洗手這件事」(小學1~3年級學童)
在孩子洗手後給他貼紙
可以準備一本「洗手月曆」,當孩子洗完手,就幫他貼貼紙或是蓋章,讓他有成就感,覺得自己做得很棒,如此一來也許就能喜歡上洗手了呢!
自創口號來提醒小孩洗手
與其說「趕快去洗手」,不如可以改說「你趣淨了嗎?」,就像這樣可以編一些提醒小孩洗手的自創口號。
從問卷調查也可發現有些家長是用自創口號來督促小孩洗手。像是「要不要去沖一下?」(未滿3歲)、「我們來趣淨一下!」(未滿3歲)等等。透過這樣的方式,想必可以讓孩子心甘情願去洗手吧!
只要配合孩子的年齡及喜好多方嘗試,為洗手這件事添加些許樂趣,就能讓孩子培養出洗手的好習慣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