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中毒大解密!四項預防關鍵要留意



腹瀉是常見的食物中毒症狀之一,由於大多數人只有輕度症狀,很容易被輕忽,究竟「食物中毒」是怎麼產生的呢?

所謂的「食物中毒」,是由於食物或手部有沾到病毒及細菌,透過飲食而進到人體,造成拉肚子、腹痛等症狀。一般我們提到食物中毒,都會直覺地聯想到是餐廳、食品製造公司的問題。但其實每天在家吃飯的時候,都有引發食物中毒的可能。
輕微的食物中毒,身體或許約2~3天就會恢復正常;症狀劇烈的時候,則會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出現血便,甚至也有嚴重到引發腦病變的案例。



食物中毒分做「細菌性」及「病毒性」兩種。

因「細菌」導致的食物中毒
引發食物中毒的原因有「曲狀桿菌」、「沙門氏菌」、「金黃葡萄球菌」、「病原性大腸桿菌」「腸炎弧菌」、「肉毒桿菌」等細菌。食物中毒所引發的細菌大多會在「人體」及「動物」(或是其排泄物)上保存,主要透過手指、食品、料理器具等媒介進行感染。

因「病毒」導致的食物中毒
引發食物中毒的原因,主要是「諾羅病毒」。諾羅病毒經常在冬天開始流行,尤其是生蠔、牡蠣等貝類,以及連帶被諾羅病毒感染的食品及水,都是主要人體會受感染的來源。




預防食物中毒四大關鍵措施


✦食品的保存狀況
•需要進行溫度控管的食物,請立即放到冰箱的冷凍或冷藏區。
•冰箱不要塞得太滿。
•冷藏區保持10℃以下,冷凍區則保持-15℃以下。特別是魚類的溫度需要在4℃以下保存。冷藏區的冰箱門內側的青菜存放區則多為6℃,需避免將魚類放在此處。
•肉跟魚請放到密封袋或容器中,防止被其他食品的水分沾到。若需要將肉跟魚反覆冷凍及解凍時,進進出出可能會導致微生物繁殖,因此建議將食品分為每次要用的份量做保存。

✦勤洗手
•處理肉、魚、蛋等食材的前後,都請務必要洗手。
•料理中途去廁所時也需要再洗一次手。

✦下廚前的準備
•請使用酒精除菌液清潔料理器具。
•避免在水果、生菜料理,及煮好的菜上面滴到生肉跟生魚的水滴或汁液。
•土壤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微生物,因此請將蔬果確實清洗乾淨。
•切完生肉跟魚的菜刀及砧板需要立刻清洗。並盡可能將切肉、切魚、切蔬菜的刀具分開使用。使用刀具前可以再用酒精清潔一次。
•一般室溫到35℃左右是微生物最容易繁殖的溫度,因此需要解凍的食品請不要利用室溫解凍,而是移到冰箱冷藏區,或是利用微波爐的解凍功能進行解凍。並且只解凍需要的份量,解凍後立刻進行料理。

✦料理時
•需要加熱調理的食物請充分加熱。為了徹底殺菌,除了溫度的調節之外,加熱的時間也十分重要。一般來說75℃加熱時間為一分鐘,而諾羅病毒及一些細菌則是需要用86℃加熱一分鐘。
•需要中斷料理時,請將料理到一半的食品放入冰箱。
•使用微波爐時,要用微波專用的容器,並將不容易熟透的食品拌勻。

 



即使貌似乾淨的廚房,也不會完全沒有細菌跟病毒存在。

海綿、抹布、菜刀、砧板…其實或多或少都有細菌跟病毒附著在上面。 雖然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細菌跟病毒,但它們可是確實的存在於生肉跟生魚等食材上。此外,摸過各種物品的手,上頭也有附著細菌及病毒,若返家後沒有洗手而直接觸摸食材及食器,病菌則會透過雙手附著在上頭。因此平常在家中用餐及煮菜時,請務必隨時保持手部的清潔。   



杜絕偷懶洗手!謹記三大要點!
不論我們多注意廚房與毛巾的整潔,要是不洗手的話,手部一樣會滋生很多細菌。以下列出三大要點,大家一起在生活中多加留意吧!

 1.如廁後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慕斯清潔手部
廁所的門把上,通常都會被許多人摸過,需要非常注意。因此如廁後一定要養成用肥皂或洗手慕斯仔細清潔手部的習慣唷!

 2.確實起泡搓揉
小朋友在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時,經常會無法順利地搓揉出很多泡泡,洗手時間也不夠長。其實「搓揉出泡泡」對於洗去髒污具有非常大的功用,如果沒有確實搓出泡泡,手部髒污是洗不乾淨的。因此,對於在學習洗手階段的小朋友來說,「洗手慕斯」是最適合幫助他們洗手的產品。

 3.容易洗不乾淨的部位
經常被忽略而洗不乾淨的部位,包括指尖(指甲)、指縫、手腕等處。


日本針對日本首都圈的托兒所及幼兒園中100名小朋友進行洗手觀察。結果發現,用餐前會洗手的小朋友大約有八成、玩耍後會洗手的小朋友幾乎全員都有用肥皂或洗手慕斯。但是,會仔細洗到手指的小朋友只佔了全體的兩成;如廁後洗手的小朋友則有六成只用清水沖手。其實手最髒的部位,就是在最容易弄髒也最不好清洗的「手指」。 此外,指縫跟手腕也是經常被忽略要搓洗的部位。因此在教導小朋友洗手時,這些部分都需要特別叮嚀仔細搓洗喔!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